上海政法学院2014年工作总结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12-30浏览次数:0

2014年,是“以健全两级管理体制机制为重点的建章立制年”。一年来,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创建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着力加强制度规范建设,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学科研成果实现了新的突破,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正式获批,校园基本建设扎实推进,划转工作顺利完成,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实现了预定的工作目标。

一、以完善学校治理体系为重点,不断提高内部治理能力

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为契机,以完善学校治理体系为重点,着力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办学的制度化规范化不断加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1.内部管理制度逐步完善。聚焦学校转制后深层次的制度瓶颈和师生员工关注热点,狠抓整改落实,内部治理结构和组织运行制度逐步得到完善。年初拟定的325项“立改废”制度计划,目前已完成制度310项,占计划总数的95.4%,各项工作基本实现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办学的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加强。

通过“章程+若干核心制度”的模式,构建现代大学内部治理框架,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数易其稿完成了章程的起草工作。

2.两级管理改革有序推进。以落实二级学院主体地位为目标,积极为二级学院自主管理搭建平台,制定印发《上海政法学院两级管理实施方案》和5个实施细则,明确了二级学院的目标任务与责任,以及相应的管理权限,逐步推进教学科研等工作重心下移,校院两级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各二级学院根据实施方案制定了配套的内部管理制度,健全了二级工会、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组织机构,民主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3.决策监督机制更加健全。以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制度为着力点,制定《合同管理暂行办法》、《大修工程项目管理规定》,修订完善《基本建设管理和监督的若干规定》和《基建工程廉政建设规定》等,学校经费使用、基本建设、采购招标、合同管理等各方面工作更加规范。

成立基本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采购与招标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了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和审批流程。对于基建、采购、后保、财务等方面的重要事项,强调集体决策、过程跟踪、结果反馈,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

二、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进一步凸显

坚持本科教学为生命线,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合作教育模式,创新实践教育,人才培养特色进一步凸显,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1.深化教学改革成果显著。依托行业优势,创新委托培养、订单式培养、基地式培训等多元培养方式,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果。教学改革项目“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政法人才培养模式”首次获得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法学核心课程系列教材建设”等4项成果获得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面向实践的法律高职教育教材体系化建设”等2项成果获2014年司法部教学成果二等奖,实现了该类奖项新的突破。获批市级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5门教学课程获市级精品课程和市示范性全英语课程。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改、校级教学类建设等都获得预期成果。

2.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通过加强实践教学,大学生应用能力不断增强,教学质量持续提升。我校学生首次获全国大学生创业类大奖一等奖;3项创业成果获第八届“挑战杯”创业大赛市级三等奖。截至2014828日,学校总体就业率为97.78%,连续三年超过上海市总体就业率。学校连续五年荣获上海市“三支一扶”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一本招生进一步突破,生源质量不断提升。一本招生省份从4个增加到10个,从1个专业增加到3个。本科各批次录取人数中,近一半考生超过当地一本线。在上海市第二批20所本科招生院校中按照投档分数排名:文科并列第七名,理科第九名;在本市40所高职招生院校中按照投档分数排名:文科第三名,理科第四名。

3.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坚持规模与质量并重,推进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2014顺利完成100名研究生招生计划,研究生总数达到244名。稳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积极搭建创新能力培养平台,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14个研究生社会实践团队顺利结项。加强硕士点建设,新增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点。

三、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内涵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坚持内涵式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学科科研发展,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学校核心竞争力不断得到提升。

1.国家级科研项目再次实现突破。加强科研项目规范管理,完善经费使用审批流程,服务科研工作大局,推动科研工作快速发展。继2013年国家级科研项目获历史性突破之后,今年再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连续两年在上海市30多所本科院校中位居前十,在同类院校(二本)之中高居榜首。其中重点项目2项,实现了该类项目零的突破。学术论文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发表论文435篇,比2013年增加了16.6%。其中核心期刊242篇,占总数的55.6%

2.学科专业布局架构初步完成。学校新增经济与金融、广播电视学和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方向3个本科新专业。增设反恐与国家安全、国际司法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合组织等硕士点研究方向。俄语、禁毒学和税收学等3个本科新专业已在积极申报中。目前,学校本科专业总数已达到21个,本科专业及方向总数达到29个,学科专业建设布局架构已初步完成。

3.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复,我校正高职数从6%增加到了9%,副高职数从29%增加到32%,为推进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引培并重,师资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更加合理。目前,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近50%;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0%,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总数的43%45岁以下教师超过教师总数的75%

4.内涵建设资金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强化内涵建设项目绩效考核和资金执行进展督查,坚持重点建设与整体发展相结合,动态调整资金投入,不断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十二五”内涵建设项目共立项40项,投入经费2000万元,比2013年增加12.4%修订完善了《上海政法学院“十二五”内涵建设项目管理服务手册》,内涵建设项目统筹有力,管理规范,切实保障资金使用效益。

四、以创新易班平台为突破,开创育人工作新局面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探索网络思政育人新途径,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育人工作成效明显。

1.易班思政平台建成示范基地。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网络思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着力打造易班网络思政平台。实现学生由易班网一键登录并享受一站式服务,建成集思想教育、教务教学、生活服务和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学生网络互动示范社区。

坚持线上与线下互动,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对接,建成全国首家大学生网络思政生活线下体验馆,并被列为上海高校网络思政示范基地。上海、广西等地高校代表团先后来校考察交流,学校易班经验被广泛推广。

2.合力育人成效明显。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文化艺术活动,成功承办上海市第三届辅导员拓展活动和首届上海市大学生法治辩论赛,亚信峰会志愿者、“春运”志愿者、上海老年人法律服务队等受到上级部门高度肯定和社会媒体广泛好评。我校男子、女子板球队分别荣获2014年全国板球锦标赛冠军

加大帮困助学力度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失学”的承诺。全年共评审、发放各类奖助学金5项,总计奖助 4497人次,奖助金额达830余万元;发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等各类帮困经费150万元。

五、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国际化办学快速发展

坚持开放办学,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推进培训基地建设,抓住机遇拓展对外交流合作空间,提升学校影响力和国际化办学水平。

1.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正式获批。在中央政法委、外交部、上海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45月,学校成功举行“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奠基揭牌仪式。20148月,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复,这是学校在国家级项目的重大突破,也是推进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重大机遇和重要平台。

依托培训基地,服务国家战略成效初显。接受国家部委(公安部、商务部)委托积极筹备培训开班,多项政策建议被中央有关部门采纳,成功在人民大会堂举办海洋战略论坛,学校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2.成功获批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培养院校以培训基地建设为契机,大力加强留学生工作和国际交流合作,国际化办学实现突破。20143月,教育部正式发文,批准我校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培养院校,已招收70名留学生。20146月,圆满完成200名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师生代表团接待任务,获得教育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中心、市教委的高度评价。

六、以加强服务保障为基础,办学条件和环境不断改善

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推进基本建设,加强服务保障,提高服务水平,为全校师生创造更好的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

1.校园基本建设顺利推进。已完成扩建工程的四期二标段13836.5平方米的建设任务。普陀校区改扩建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比赛馆和训练馆已投入使用,学生礼堂土建工程、设备安装调试已经完成,即将交付使用,综合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环境进一步优化。

2.信息文献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按照学校3年行动计划和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方案,完成服务器虚拟化、200T海量存储建设,虚拟服务、大数据保存等项目;无线网基本覆盖校园,互联网出口带宽从200M免费升级到300M。统一身份认证、信息门户和数据管理三大平台建设已在试运行中,信息化应用服务的能力在逐步提高。图书馆主动服务师生,不断拓宽文献采购渠道,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已初具基础。

3.后勤保障工作日益规范。通过强化食品卫生监控、推进公车规范使用、落实安全检查、提升物业日常服务、加强外引单位管控等措施,后勤管理进一步规范。

按照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要求,推进食堂落实国家量化分级管理“六T”标准,提高食堂服务满意度,确保了食品安全。

4.平安和谐校园建设不断加强。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为教职工服务,深入开展送温暖、送问候、送清凉、送祝福、送关怀等“五送”活动。切实关心教职工身体健康,优化教职工体检项目,今年安排经费达到70万元。

推进教职工文化建设,营造“活力、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组织教工参加体育竞赛活动,荣获上海教工羽毛球联赛团体亚军。

切实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完善应急处置联动机制举措,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防控体系基本建立,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七、以加强党的建设为保证,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的理念,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夯实基层组织,严格监督管理,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1.以践行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巩固和提升精神文明创建成果。完善全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机制,夯实工作基础,巩固和提升文明创建成果。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单位复审,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七连冠。

以30周年校庆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庆活动,通过回顾学校发展历史,展示办学成就,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地进行广泛宣传,激发了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荣校爱校的热情,凝聚了发展力量和共识。

2.以创建“五型”特色党支部为载体,党员队伍的活力有新的增强。为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教学科研中心工作,通过深入开展教学型、科研型、活力型、服务型、效能型等五型特色党支部创建活动,改变了过去组织活动无抓手、党建工作无亮点的现象,培养了支部党员团结有为、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内部动力与活力。

3.以加强内部审计为抓手,进一步深化了重要岗位、关键环节的廉政监督。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同时,建立完善全方位监督审计机制和内控制度,主动开展内部审计监督,进一步加强了事前、事中和重要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通过对宣传、人事、教务、国际交流、后保中心和设备等6个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进一步提高了审计监督质量和管理水平。

建立纪检、监察和组织等部门组成的巡视小组,针对群众反映涉及干部的意见及问题,及时介入调查,解决问题,消除隐患,较好地促进了廉政风险预防机制建设

一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有利于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原则,积极配合市教委和市司法局,经过不懈努力,认真完成了划转的各项工作。1117日,市政府正式发文批复学校划归市教委管理;1223日,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领导来校宣布了市政府的批复,学校各项工作已经正式与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全面对接。一年来,学校坚持从大局出发,从维护学校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考虑,始终保持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干劲不减,各项工作有条不紊,保证了平稳过渡,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促进了学校整体向前发展。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学校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统筹兼顾,科学谋划,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努力克服不利因素,坚持规范办学,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制度的规范化、体系化和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显著增强;坚持错位竞争,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科专业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更加凸显;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后勤服务保障和校园文化建设,文明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得到巩固,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不断前进,为学校进一步改革发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比如对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把握得不够、体现核心竞争力的标志性成果不多;中青年领军人才、骨干人才和学科交叉型人才匮乏、高水平人才引进相对滞后;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尚未完全达到协调发展、保障能力还不完全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校院两级管理的效率和效益有待提高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不断改革,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以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的台阶。